铁饭碗“破”了!这三个职业变成了合同工,看看你在不在其中_世界看点
人人都想拥有铁饭碗,人人都想拥有高工资,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,铁饭碗很铁,但是工资不一定高,只不过能保证的就是稳定。
当然,大家也知道,考公考编是比较困难的,就算我们考公考编了,也很容易出现铁饭碗变合同工的情况。尤其是下面这三种工作,可能会面临合同工,为何这样说呢?
(资料图片)
众所周知,我国大学生毕业出来找工作面临的就业形势是比较严峻的,导致很多人找不到工作,因此他们选择去考公考研或考编,考研的话可以继续读研,而考公和考编都是为了未来的发展,能够更加的稳定。
毕竟有了稳定的工作就不用担心没有收入,也不用担心没有安全感,所以很多人会选择体制内工作,这也使得目前的体制内工作越来越吃香。
对于很多人来说,他们会认为事业单位、国企、医生或者教师等等这些职业是特别铁的,只要考进了这些职业就不用担心会失业,其实不然,在我国有几个职业还是很容易沦为合同工的,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第一,护理岗位其实我们所说的护理岗位就和医院里面的护士差不多,人们认为医院里面的护士是有编制的,但是很多护理专业出来的人可以直接进去实习,只有在实习之间拿到合格的证书才能够升为真正的护士。
而就算是真正的护士也不一定是铁饭碗,因为成为护士的人后面可能需要签合同,以合同式的形式加入进去。
一般来说签订的合同是三年,而且他们的工资并不是稳定的,会与他们的技能以及能力挂钩。
第二,说到法院大家都不陌生了吧,人们认为在法院工作的一定是铁饭碗,并且属于事业编或者公务员的单位,但是有一些在法庭里边工作的人也不一定是编制。
因为在法庭中还是有一些人充当着文员的角色,而这一类人是没有铁饭碗这种职业的。
他们主要负责记录一些法庭的事务,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充当文员这个角色而已,并不属于铁饭碗,很有可能在后面也会成为合同工。
第三,以前我们都说教师是铁饭碗,但是现在的教室很多都是属于外聘的,不一定是编制内或体制内的工作。
而且有很多教师都是签了合同的,尤其是大学的导师以及教授,他们的工资基本上都会比较稳定。但是现在的大学教师都会比较自由,所以他们能够签订的也只是合同制工作。
大家在工作时不要想着找教师类或医生护士类的就是铁饭碗,只有自己能够考公考编上岸了才能拿到铁饭碗的岗位,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是铁饭碗。
大家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,就算自己考上岸了,也有可能会被裁掉的风险,毕竟时代在进步,社会在进步,我们也得跟上步伐。
所以铁饭碗不意味一劳永逸,我们最主要的是要提高我们的个人能力,这样才能够保障自己不会被时代淘汰。
本篇文章已加入版权自动维权机制,请勿擅自洗稿或抄袭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标签:
- 铁饭碗“破”了!这三个职业变成了合同工,看看你在不在其中_世界看点
- 世界消息!好朋友结婚送什么礼物最好,有趣的礼物盘点
- 天天快资讯:万邑通获第九届深圳成长型企业“最佳雇主创新发展奖”
- 世界要闻:获创立以来最大单笔融资 华南城签订60亿元低息银团贷款
- 每日看点!银河破坏者英雄官网在哪下载 最新官方下载安装地址
- 辽宁今年计划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300万亩
- 西安市红会医院召开2023年上半年医院感染管理等委员会暨多重耐药菌多部门联席会议
- 金冠股份:宁波储能项目正在正常实施交付中-世界时快讯
- 小米Civi 3手机曝光:二代骁龙7 外观更好看
- 原创 汽车雷达在无人陵园内显示全是人影,雷达能扫描到肉眼看不到的? 当前时讯
- “佛跳墙”一夜走红之后,“猪肚鸡”“酸菜鱼”等预制菜销量暴涨_全球即时看
- 世界动态:异动快报:仕佳光子(688313)3月29日13点4分触及涨停板
- 美媒:特朗普支持者在法院外拔刀威胁民众 随后被捕 前沿热点
- 汽车出口成为上海出口“金名片”
- 《塞尔达传说:王国之泪》公布10分钟实机演示 锁定5月12日_环球快资讯
- 环球精选!独行侠大胜步行者止4连败 东契奇25+7+6欧文16分
- 国星光电:3月28日融券卖出金额2784.00元,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%
- 世界播报:亿田智能:融资净偿还16.61万元,融资余额6786.56万元(03-28)
- 快船必须首轮晋级,乔治才有机会复出-天天热资讯
- 环球精选!虞美人词牌现代诗词_虞美人词牌
- 90年代粤语歌曲经典老歌_好听的粤语老歌-资讯
- 重庆认定发布27个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
- 快看点丨冀东水泥:公司2023年度报告将于2023年3月29日披露,敬请关注
- 北京林业大学设立任继周“伏羲”草业科学奖励基金
- 中国重度斑秃患者治疗新选择,每日口服一次创新靶向药上市_全球速递
- 吉安市民族乡村振兴骨干培训班开班 环球微动态
- 当前快看:沙特阿美246亿元入股,荣盛石化大单封涨停,两机构买入8308万元
- 广东高校启动综合评价招生:明确首选科目,适当放宽高考成绩-每日时讯
- 沪浙苏 “宁”有约|临港新片区如何打造“改革先行示范区” 观速讯
- 糖尿病患者,身体越来越瘦,不利于病情恢复,要做好这6件事